万向娱乐
10 月底,一位全职宝妈博主因一条记录与丈夫争吵的视频引发网络热议。视频中,一盒瑞士卷女儿、儿子和丈夫各吃了 2 个,博主认为剩下 2 个该自己吃时却遭到丈夫教训。有网友怀疑这是剧本,为博流量挑起对立矛盾。对此,博主发文称视频真实,因不想传播负能量已删除,但记者联系她未能成功。记者从其视频 IP 地址及画面元素判断在浙江金华义乌市,金华市委网信办表示将对该事件进行核实调查。
如今,受 “流量经济” 刺激,一些博主为博眼球编剧本、演故事、博同情、开直播。比如某短视频平台上的 “家暴” 视频博主,声称自己是带四个孩子的单身离异母亲,生活困苦,前夫还为争夺财产和抚养权多次上门威胁。但经警方调查,该博主伍某某已婚,开私家车、衣着时髦,与视频中形象判若两人。她与妹妹和朋友编撰 “被前夫骚扰” 剧本进行直播演绎,目的是博取同情获取流量,还在直播间推荐商品,每场观看人数达数万人。伍某某等三人因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被行政处罚,她的引流秘籍就是制造矛盾、引起对立,博同情 “恰烂钱”。
类似的还有 “女外卖员车子被偷后在路边崩溃大哭”“211 毕业男子被裁瞒着妻子送外卖”“乔装孕妇征婚” 等,从各种角度编造剧本刺激观众眼球和情绪。在短视频脚本编剧招聘中,制造戏剧性、吸引眼球是常见要求,但这样的行为让网友越来越警惕,当真正有需要的人呼救时,可能不再有人关注,甚至有网友认为网络平台纵容博主造假消费同情心导致人们变得冷漠。
再说网红 “猫一杯”,因发布在法国巴黎拾到国内一年级寒假作业并喊话的视频,后被有关部门调查并给予行政处罚,其账号也被多个平台永久封禁。网红 “猫一杯” 触及了权利与责任不匹配的 “红线”,传播学者认为吃编造事实的流量红利需负责,段子若为剧本应显著标明虚构演绎。律师也认为,剧本段子应显著标明虚构,不能制造对立、焦虑等不良情绪,否则将面临处罚。中央网信办去年 7 月就发布管理要求,含有虚构情节、剧情演绎的内容需以显著方式标记虚构或演绎标签,今年更是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法规在完善,措施更严谨。
对于小视频、直播从业者来说,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向价值导向是必选项;对于爱刷小视频的网友来说,不在别人的段子里流自己的眼泪,不为虚假人设花钱,不浪费同情心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警惕短视频中的 “虚假剧本”,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